真正聰明的人,反而有以下兩種主動吃虧的「心計」,難怪說吃虧是福!有一種,也很厲害。
「心計」一、主動吃虧是一種能保護自己的大智慧在一座森林里,一頭兇猛的獅子與九只鬣狗合作獵食,忙活了一天后,總共抓了十只羚羊。獅子說:「我們現在來分配一下獵物,你們有什麼建議嗎?」一頭鬣狗站出來說:「正好是十只羚羊,我看平均分配,我們各分配一個羚羊就很不錯。」獅子聽了后火冒三丈,一巴掌就拍死了這只鬣狗,嚇得其他鬣狗六神無主、戰戰兢兢。
過了一會,一只鬣狗鼓足勇氣,站了出來,對獅子說:「不,不是的!大王,剛才我的兄弟說錯了,應該是我們給你九頭羚羊,加起來是十,我們自己加一頭羚羊也是十,這樣才最公平。」獅子聽了,滿意的哈哈大笑,說道:「不錯,好辦法,你是怎麼想出這個辦法的,夠聰明的呀。」鬣狗回答道:「當你一巴掌拍向我兄弟時,我就立馬想出了這個辦法,還是得感謝你呀。」
吃虧并不是什麼褒義詞,很多人也都不愿意吃虧,可為什麼說吃虧是福呢?上面這個故事告訴我們,很多時候,是現實的殘酷逼得我們不得不吃虧,很多時候,只有主動選擇吃虧,我們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,否則,吃的虧會更大,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,或者招致不可抵抗的災禍,所以,吃虧是福,說的其實就是主動吃虧、有選擇的吃虧,吃虧才是福。
「心計」二、主動吃眼前虧,往往能賺得長遠利益有一個大老闆,他的學歷很低,也沒有什麼背景,是從農村出來的,靠赤手空拳,硬生生白手起家的。而且,走上創業路后,他的生意一直都做得很好,雖然,也有過幾次的挫敗,但在朋友的幫助下,都安然度過,生意是越做越大、越做越強。
說起他的經營之道,其實非常的簡單,就是在與人合作的時候,他都會分給別人最大最滿意的利益,哪怕是自己吃虧,也不讓合作伙伴吃虧。結果,凡是與他合作過一次的客戶,都愿意繼續與他合作下去,很多合作伙伴都成了他的朋友,在他遇到難關時,也都愿意站出來幫助他。
真正聰明的人,格局都是很大的,眼光都是很長遠的,能主動吃眼前虧,舍棄眼前的一些蠅頭小利,以此樹立良好的自我形象,贏得好的人緣和人脈,不會在眼前小的利益上,與人斤斤計較、糾纏不休。
比如,眾所周知的漢朝開國名將韓信,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,他主動吃「胯下之辱」的虧,就是格局大、眼光長遠的表現,如果他不能吃這個眼前虧,拔劍殺掉那個無賴的話,那麼,按當時的秦律,自己也必然賠命,又如何有之后一系列的英雄傳奇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