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都聽過一句話「 不撞南牆不回頭」,不懂拐彎的人是很可悲的,明知事不可為而非為之,很大可能會碰得頭破血流,爬起來會發現,別人早就走遠了。
不會拐彎,對個人來說,會影響自己的前途和命運,一次失敗可能會使自己數十年如一日的努力白白浪費。對于企業來說,不懂得及時轉型,可能會在時代的浪潮下粉身碎骨。
因此, 適時調整戰略,調整自己努力的方向,對于我們的成長進步來說,顯得尤為重要
職場之路,能夠明智「拐彎」的前提是眼界長遠,要拓展自己的眼界,首先要解決的就是 資訊差的問題。
我們經常疑惑, 有些人為什麼做什麼都在風口上,做什麼行業都是朝陽產業,這是運氣好嗎?
我想並不全是,除了運氣之外,這一類人的目光遠大,他們緊緊跟上時代,時刻保持著與最新訊息保持聯繫,並且能從 這些訊息中敏銳發現自己的努力方向。
很多成功的企業家,都保留著看新聞的習慣,一個企業家說過「未來的走勢,都可以從新聞中判斷出來」。這其實就是縮小「資訊差」的一個好辦法,也是解決「為什麼他知道,我不知道」問題的一個金點子。
一個不善于觀察,不善于分析的人,是永遠無法先人一步,搶佔資訊高地的。要培養自己冷靜思考的能力和善于分析的思維, 從不可能中發現可能,從日復一日中發現不同尋常,有這種眼光,你才能規劃好自己的路。
很多人都會犯一個錯誤,就是想得很多,大多都在嘴上,真正付諸于行動的,非常少,而且大部分都是淺嘗輒止, 短期沒有成效,馬上放棄。
這就是「手中慫」,說得天花亂墜,做起來一分鐘就想見成效,二分鐘沒效果就想放棄,別說發現行業內部規律了,就連自己做的行業是什麼,都不清楚不明白。
我們必須要克服這個問題,學會堅持,在幹中發現機遇,在幹中發現規律,在幹中學會「拐彎」。 學會「拐彎」,不是讓我們不幹事,而是不做錯事,該轉型的時候就必須轉型。但是,這裡首先有個前提,就是敢幹,能堅持。
說再多都沒有用,不去真正幹事,就發現不了「拐彎」的機遇。語言上的巨人,行動中的矮人,是最痛苦的事情,永遠離自己的夢想差十萬八千里。
一個朋友之前是養魚的,幾年前突然就開始做漁光互補,投入了很多資金,但是產出很少,我們有時候很納悶,他做這個的前景在哪裡。可是他不說也不解釋,直到「 碳中和、碳達峰」的理念被提出來,我們才恍然大悟,這也太牛了。
因為起步較早,他被當地作為試點項目培養,大批政策和扶持資金隨之而來,他的專案規模幾乎是倍速增長,堪稱人生贏家。
人生需要總結, 錯誤的教訓要吸取,成功的經驗要堅持。職場上,只要善于總結的人,才能發現什麼時候該幹什麼事,才能在合適的時機,及時調整發展的方向,成功「拐彎」。
多問自己三個問題,我要做什麼?我要怎麼做?我要做成什麼效果?把別人好的經驗和做法收集起來,想一想怎麼用在自己身上,才是智者之取, 才能有效避免「兩眼黑」。
我特別欣賞「一百個理論」,就是你要做好一件事,你必須去總結100個人怎麼做這件事。比如, 你想寫出一篇好的文章,那你就得讀100篇好文章,總結最犀利的寫法和角度;你想要開好一個店,你就得觀察100個同類型的店,總結最具競爭力的方法。
幹而不思,就像一個「瞎子」一樣,無論怎麼順利,都是假像,一個巨觀形勢的變化,可能就無法「拐彎」,最終撞死在南牆下。
事業的發展並不容易, 把你看到的好的壞的都記錄下來,激勵自己,警醒自己,時刻保持思考的態度,最終,你的成功就自然而然來了。
有眼光、敢做事、能堅持、善調整、會總結,走得又穩又能跟隨大勢及時「拐彎」的人,他不成功,誰成功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