伴隨著年輕人房貸、車貸、養娃壓力太大,越來越多的老人邁入帶娃的「行列」,有的老人是去城里幫忙帶娃,有的是帶著孩子在老家農村過。
城里帶娃的時候,老人都是按照子女的吩咐,非常的謹慎小心;而那些在農村帶娃的老人,都是按照自己的習慣來,于是乎「城市娃」和「農村娃」的成長就出現了很大的差別,讓不少父母看完忍不住搖頭捂臉。
網上有一組奶奶在農村老家帶孩子和媽媽在城里帶孩子的對比照,從中可以看出,在城里媽媽照顧的時候,女兒就像故事里的小公主,穿著打扮非常的洋氣有氣質。但是在鄉下和奶奶過了一個月后,孩子直接從時尚的「露西」變成了村里的「翠花」。
哪怕是孩子穿著一模一樣的衣服,但是不認真看真的發現不了是一個孩子,不得不感嘆,不管什麼孩子在農村奶奶家住一段時間,身上都有一股洗不掉的「質樸味道」,很接地氣。
現在的寶媽一個個都非常時尚,給女兒穿著打扮也非常的講究,除了各種新潮的衣服,還有很多小細節小配飾,甚至還會給孩子打理頭髮。
但是奶奶就不一樣了,要麼給孩子剪短頭髮要麼就是馬尾或者小辮子,主打就是干練整潔。
奶奶帶娃就是想著孩子能吃得好、穿的干凈、玩得開心就可以了,其他的問題都不是問題,而且奶奶帶娃沒有那麼多約束,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孩子一放假都要跑到奶奶家住,而且大家有沒有發現,孩子在奶奶家住一段時間,臉上都會很明顯胖一圈?
不同年齡段有著不同審美,在年輕寶媽看來追逐當下潮流是時尚,那麼老人眼中粉粉嫩嫩落落大方就是最好的「搭配」。就像下面這組照片,在城里女孩是「小模特」一樣精致,但是在農村主打就是「可愛」,冬天的時候一層又一層的衣服,奶奶生怕給孩子凍著。
其實不僅是媽媽和奶奶在孩子「打扮」上的差異,更多的還是「精養」和「粗養」的差異,城里父母恨不得照著書本養孩子,而老人更傾向于釋放孩子天性自由去成長。
精養的優劣勢孩子在父母精心呵護下成長,更能感受到父母的關心和疼愛,孩子更有安全感。
而且在父母精養下孩子享受到更富裕的生活,去到各種游樂場、博物館、海洋館,增長了見識開闊了眼界,增強了孩子的思維能力。
最近上熱搜的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士的神童「張炘煬」,曾經多麼厲害的一個學霸,可是如今居無定所兜里只剩下幾千塊,曾有老師評價他「獨立學習能力很強,但是獨立生活能力很差」。
可以看出,某些精養對孩子抱有很大期望的父母,則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壓力,除了學習之外很多事情都不讓孩子做,壓抑了孩子的天性,小小年紀整天無精打采,而且如果孩子被照顧的太好,還會缺乏獨立生活能力,什麼都要靠父母來安排。
放養的優劣勢
一般放養的孩子更能發揮其天性,尤其是在農村的孩子,童年更加的自由,能夠親密接觸生活的本質,不像城市里的孩子,沒有見識過廣闊的田地,自己日常三餐吃的東西都沒有見過是怎麼生長的。
放養的孩子自由度更高,他們做自己喜歡的事情,培養的好能夠教育出獨立有目標有沖勁兒的孩子,而且吃苦耐勞能力更強。
但是缺點是放養不加以約束的話,孩子很可能會「跑偏」,養成一些不好的習慣,不愛學習等等,還有就是眼界的缺失和窮養狀態下孩子的自卑。
所以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,一定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,選擇優勢對孩子成長有利的一面,根據孩子的性格特點來有針對性的引導教育。